在ISO、EN、ASTM等不銹(xiu)鋼標(biao)準中,鋼材的表面加工要求,是作為交貨狀態的一部分或單獨章條進行規定的。而我國標準是與表面質量的規定放在一起的,并且除板材外,表面加工要求與ISO等標準比,并不十分明確。
1. ISO標(biao)準(ISO/CD16143-2)
ISO標準(zhun)與(yu)EN、DIN等(deng)標準(zhun)一樣(yang),將表面(mian)加工(gong)要求作(zuo)為交貨狀態按加工(gong)類型和表面(mian)狀態進行規定(ding),見表1-7。
2. EN標準(zhun)(EN10088-3:1995)
EN標(biao)準規(gui)定(ding)與上述ISO標(biao)準規(gui)定(ding)相同。
3. ASTM標準(A484/484M-00)
熱(re)加工棒(bang)材可進(jin)行各種加工處(chu)理(li),包括退(tui)火或其他熱(re)處(chu)理(li),采用(yong)酸洗、噴丸或其他清(qing)除氧化鐵皮的方(fang)法進(jin)行清(qing)理(li)、粗車和機械(xie)矯直。
冷加工(gong)棒材(cai)由熱加工(gong)棒材(cai)進行冷拉、無芯(xin)研磨(mo)、拋光等生(sheng)產。
型鋼用機械、研磨或酸洗的方(fang)(fang)法(fa)清(qing)除(chu)(chu)氧化(hua)(hua)皮。除(chu)(chu)非另有規(gui)定,鍛件(jian)用機械、噴(pen)丸(wan)或酸洗的方(fang)(fang)法(fa)清(qing)除(chu)(chu)氧化(hua)(hua)皮。
注:①. 不(bu)是所有的加工類型和表面狀態(tai)都(dou)適用于各種牌號。
②. 第一個數字:3-熱成型,4--冷加工。
③. 如熱(re)加工和(he)進一步冷(leng)卻(que)可以滿(man)足力學性能(neng)和(he)耐晶(jing)間(jian)腐(fu)蝕的要求,鐵素體(ti)(ti)、奧氏(shi)體(ti)(ti)、奧氏(shi)體(ti)(ti)-鐵素體(ti)(ti)鋼的可以省略。
④. 如相(xiang)關尺寸(cun)偏(pian)差和表面粗糙(cao)度(du)可以滿足要求,則冷加工的類(lei)型(冷拔、車削或無芯研磨(mo))可由生產廠(chang)選擇(ze)。
⑤. 1T為ISO286-1和其他尺寸(cun)偏差標(biao)準定義的(de)國際標(biao)準偏差。
⑥. 在(zai)偏差范圍(wei)內的特定(ding)偏差由雙方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