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火(normalizing)


  將鋼加熱到Ac3(Ac3是指加熱時自由鐵素體全部轉變為奧氏體的終了溫度)或Acm(Acm是實際加熱中過共析鋼完全奧氏體化的臨界溫度線)以上30~50℃,保溫后在空氣中冷卻,得到珠光體型組織的熱處理工藝叫正火。正火主要用于碳鋼和低合金鋼,其目的是在于提高其機械性能,細化晶粒,改善組織,使晶粒細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勻化,去除材料的內應力,降低材料的硬度。


  正(zheng)火(huo)(huo)與退火(huo)(huo)的區別(bie)是(shi)正(zheng)火(huo)(huo)的冷卻速度稍快,所獲得的組(zu)織(zhi)比(bi)退火(huo)(huo)細(xi),機械(xie)性能也有所提高。


2. 淬火(quenching)


“蘸火”是淬火工藝的行業術語。將鋼加熱到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30~50℃,保溫后以大于臨界冷卻速度的速度快速冷卻的熱處理工藝叫淬火。淬火一般是為了得到馬氏體組織,使鋼得到強化;淬火馬氏體是碳在α-Fe中的過飽和固溶體。


  淬火(huo)的(de)(de)目的(de)(de)是使過(guo)冷(leng)奧氏(shi)體(ti)進行馬氏(shi)體(ti)或貝(bei)氏(shi)體(ti)轉(zhuan)變,得到馬氏(shi)體(ti)或貝(bei)氏(shi)體(ti)組織,然(ran)后配合以(yi)不同溫度(du)的(de)(de)回火(huo),以(yi)大(da)幅(fu)提高鋼的(de)(de)強(qiang)度(du)、硬度(du)、耐磨性(xing)、疲勞強(qiang)度(du)以(yi)及韌(ren)性(xing)等,從而滿足各種機械零件和工具(ju)的(de)(de)不同使用要求。也可(ke)以(yi)通過(guo)淬火(huo)滿足某些特(te)種鋼材的(de)(de)鐵磁性(xing)、耐蝕性(xing)等特(te)殊的(de)(de)物理(li)、化學性(xing)能(neng)。


3. 回火(huo)(tempering)


  鋼淬火后為了消除殘余應力及獲得所需要的組織和性能、把已淬火的鋼重新加熱到Ac1以下某一溫度,保溫后進行冷卻的熱處理工藝叫回火。按回火溫度的不同,回火可分為低溫、中溫和高溫回火。


4. 調質(quenching and high temperature tempering)


  通(tong)常將淬(cui)火(huo)加高溫(wen)回(hui)火(huo)的(de)熱處(chu)理(li)工藝叫(jiao)調(diao)質。調(diao)質后獲得(de)回(hui)火(huo)索氏體組織,可使鋼件得(de)到(dao)強度與韌性(xing)相配合(he)的(de)良好的(de)綜合(he)機(ji)械性(xing)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