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集液包應設置(zhi)在下列(lie)場合。


  a. 蒸汽(qi)主管(guan)的(de)末端。


  b. 蒸汽管(guan)線的立(li)式II形補(bu)償彎管(guan)或(huo)立(li)管(guan)最(zui)低處。


  c. 蒸汽水平(ping)管的低點處。


  d. 裝置邊(bian)界(jie)蒸(zheng)汽管(guan)線切斷閥之前。



②. 水(shui)平敷(fu)設(she)的(de)長蒸汽管應(ying)設(she)集液包,其間隔如(ru)下。


  a. 在裝置(zhi)內,飽和蒸(zheng)汽宜(yi)為80m,過熱蒸(zheng)汽宜(yi)為160m。


  b. 在裝(zhuang)置外,順坡時宜(yi)為300m,逆(ni)坡時宜(yi)為200m。



③. 管廊上蒸汽總(zong)管末端(duan)的集液包配管應(ying)考慮(lv)以下要求。


  a. 集液包及接管(guan)與梁之(zhi)間(jian)(jian)的(de)(de)凈距應大于(yu)熱位移量(liang)及保溫所需的(de)(de)空間(jian)(jian),且不小于(yu)200mm(圖6-17)。


  b. 集液包的冷凝水出口管(guan)的方(fang)位不宜向管(guan)廊(lang)梁(liang)的一側引出,同時避免與管(guan)廊(lang)下層管(guan)道相(xiang)碰。疏水閥(fa)應布置在不影(ying)響通行(xing)的地(di)方(fang)。


  c. 集液包的(de)(de)冷凝(ning)水出口(kou)管的(de)(de)走向,除(chu)考慮管道(dao)柔性要求外,還要考慮便于設置管道(dao)支架(jia)及(ji)疏水閥組的(de)(de)支架(jia)。


  d. 在蒸汽主(zhu)(zhu)管(guan)(guan)的位(wei)移較大時,靠近主(zhu)(zhu)管(guan)(guan)的小管(guan)(guan)支架(jia)應(ying)盡(jin)量(liang)利用主(zhu)(zhu)管(guan)(guan)生根,以減小相對位(wei)移。


  e. 蒸(zheng)汽管徑小于(yu)DN80時,根據項(xiang)目要求可(ke)不必采用集(ji)液包,僅(jin)設低點排(pai)放至(zhi)疏(shu)水閥即可(ke)。


17.jpg

④. 集液(ye)包(bao)的結構如下。


  a. 集液包(bao)的冷(leng)凝(ning)水出(chu)口管線應設切斷(duan)閥或蒸汽疏水閥組(zu)。


  b. 集液(ye)包(bao)通常采用標(biao)準管(guan)件組合而成,應符合管(guan)道等級規(gui)定。集液(ye)包(bao)下端宜用法蘭蓋(gai),兼作吹掃用。也可以用焊接管(guan)帽,但(dan)需增加排液(ye)口。


  c. 根據蒸汽主管(guan)(guan)的(de)管(guan)(guan)徑范(fan)圍組合形式(shi)(shi),集液包有如圖(tu)6-18所示的(de)幾種形式(shi)(shi)。蒸汽總管(guan)(guan)、集液包、閥門(men)A和(he)B的(de)尺寸見表6-4。


18.jpg





聯系方式.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