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參照EN10217-7∶2005《承壓用焊接鋼管交貨技術條件第7部分∶不銹鋼管》制定。本標準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biao)(biao)準(zhun)由全國鋼(gang)標(biao)(biao)準(zhun)化(hua)技(ji)術委員會(SAC/TC183)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浙(zhe)江久立特(te)材科技股(gu)份(fen)有(you)限公司、江蘇武進不(bu)銹股(gu)份(fen)有(you)限公司、冶金工(gong)業信息標準研(yan)究院、蘇州熱工(gong)研(yan)究院有(you)限公司、山西(xi)太鋼不(bu)銹鋼鋼管有(you)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yao)起草人∶吉海、邵羽、宋建新、董莉、趙建倉、康(kang)喜唐、沈贊、廖軍、王淦剛、周志斌、陸鳳輝。
GB 30813-2014 核電站用奧氏體不銹鋼焊接(jie)鋼管
一、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核電站用奧氏體不銹鋼焊接鋼管的分類、代號、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標志和質量證明文件。
本(ben)標(biao)準適用于核(he)電(dian)站核(he)安全(quan)2、3級和非核(he)安全(quan)級設備承壓部件用奧(ao)氏體不(bu)銹(xiu)鋼焊接(jie)鋼管(guan)。
二、規范性引(yin)用文件
下列文件(jian)對于本(ben)(ben)文件(jian)的應(ying)用(yong)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zhu)(zhu)日期(qi)的引用(yong)文件(jian),僅注(zhu)(zhu)日期(qi)的版本(ben)(ben)適用(yong)于本(ben)(ben)文件(jian)。凡是不注(zhu)(zhu)日期(qi)的引用(yong)文件(jian),其最新版本(ben)(ben)(包括所(suo)有的修(xiu)改(gai)單)適用(yong)于本(ben)(ben)文件(jian)。
GB/T222 鋼的成品化學成分允許偏差(cha)
GB/T 223.11 鋼鐵及合金 鉻含(han)量的測(ce)定(ding) 可視滴(di)定(ding)或電位滴(di)定(ding)法
GB/T 223.16 鋼鐵及合金(jin)化學分析方法 變色酸光度法測(ce)定(ding)鈦量
GB/T 223.18 鋼鐵及合金(jin)化學(xue)分(fen)(fen)析方(fang)法 硫代(dai)硫酸鈉分(fen)(fen)離(li)-碘(dian)量法測定銅量
GB/T 223.19 鋼鐵及合金(jin)化學分析方(fang)法 新(xin)亞銅靈-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測定銅量(liang)
GB/T 223.21 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5-CI-PADAB分光光度法測(ce)定(ding)鈷量
GB/T 223.22 鋼鐵(tie)及合金化(hua)學分(fen)析(xi)方法(fa) 亞硝基R鹽分(fen)光(guang)光(guang)度法(fa)測定鈷量(liang)
GB/T 223.23 鋼鐵及合金 鎳含量的測定 丁二(er)酮肟分(fen)光(guang)光(guang)度法(fa)
GB/T 223.25 鋼鐵及(ji)合金(jin)化學分(fen)析方(fang)法 丁二酮肟(wo)重量法測定鎳量
GB/T 223.26 鋼鐵及合金 鉬(mu)含量的測定 硫氰酸鹽分光光度法
GB/T 223.28 鋼鐵及(ji)合(he)金化學分析方法 a-安息香肟重(zhong)量法測定鉬量
GB/T 223.36 鋼鐵(tie)及合金(jin)化(hua)學(xue)分(fen)析方法(fa) 蒸(zheng)餾分(fen)離-中和滴定法(fa)測定氮量
GB/T 223.37 鋼鐵及合金化學(xue)分(fen)析方法(fa) 蒸餾分(fen)離-靛酚藍光度法(fa)測(ce)定氮量(liang)
GB/T 223.58 鋼鐵及合(he)金化學分析(xi)方法 亞砷酸鈉(na)-亞硝酸鈉(na)滴(di)定(ding)(ding)法測定(ding)(ding)錳量
GB/T223.59 鋼(gang)鐵及(ji)合金(jin) 磷(lin)(lin)含量的測定 鏈磷(lin)(lin)鉬藍分光光度法和(he)銻磷(lin)(lin)鉬藍分光光度法
GB/T 223.60 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高氯酸脫水重量法測定硅含量
GB/T 223.62 鋼鐵及合(he)金化學分析方(fang)法 乙(yi)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測定磷量
GB/T 223.63 鋼鐵及合金(jin)化(hua)學分析方法(fa) 高(gao)碘酸(suan)鈉(鉀)光(guang)度法(fa)測定(ding)錳(meng)量
GB/T 223.64 鋼(gang)鐵及合金 錳含量的(de)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GB/T 223.68 鋼(gang)鐵及合金(jin)化(hua)學分析方法(fa) 管式爐內燃(ran)燒后碘鉀滴定(ding)法(fa)測定(ding)硫含(han)量(liang)
GB/T 223.69 鋼鐵及合金(jin) 碳含量的(de)測(ce)定 管式爐內燃燒后(hou)氣體容量法
GB/T 223.72 鋼(gang)鐵及(ji)合金 硫(liu)含(han)量(liang)的測(ce)定 重(zhong)量(liang)法
GB/T 223.75 鋼鐵及(ji)合金(jin) 硼(peng)含量的測(ce)定 甲醇蒸餾-姜黃素(su)光度(du)法
GB/T 223.84 鋼(gang)鐵(tie)及合金 鈦(tai)含(han)量(liang)的測定 二安替比林甲烷分(fen)光光度法
GB/T 223.85 鋼鐵及合金 硫含量的測定 感應爐燃燒后(hou)紅外(wai)吸(xi)收法
GB/T 223.86 鋼鐵及合金 總碳含量(liang)的測定(ding) 感應(ying)爐(lu)燃燒后紅外(wai)吸收法
GB/T 228.1 金屬材(cai)料 拉伸(shen)試驗 第1部分(fen)∶室(shi)溫(wen)試驗方(fang)法
GB/T 229 金屬(shu)材料(liao) 夏(xia)比擺(bai)錘沖擊試驗方法(fa)
GB/T 232 金屬材料 彎曲(qu)試驗方(fang)法
GB/T241 金屬管 液壓(ya)試驗方法
GB/T246 金屬管 壓扁試驗(yan)方(fang)法(fa)
GB/T 2102 鋼管的驗收、包裝、標志和質(zhi)量證明書
GB/T2650焊(han)接(jie)(jie)接(jie)(jie)頭沖擊試驗方法
GB/T2975 鋼及鋼產(chan)品(pin) 力(li)學性(xing)能試驗取樣位(wei)置及試樣制備
GB/T3323金屬熔化焊(han)焊(han)接(jie)(jie)接(jie)(jie)頭射線照相
GB/T4334——2008 金(jin)屬(shu)和合金(jin)的腐(fu)蝕(shi) 不銹鋼晶間(jian)腐(fu)蝕(shi)試(shi)驗(yan)方法(fa)
GB/T4338金屬材料高(gao)溫(wen)拉伸試(shi)驗方法
GB/T6394金屬(shu)平(ping)均(jun)晶粒度測定法
GB/T7735鋼(gang)管渦流探(tan)傷檢驗(yan)方法
GB/T 11170 不銹鋼 多元素含量的測定(ding) 火花放電原子(zi)發射(she)光譜(pu)法(fa)(常規(gui)法(fa))
GB/T 20066 鋼和鐵 化學成(cheng)分(fen)測定用試樣(yang)的(de)取樣(yang)和制樣(yang)方法
GB/T 20123 鋼鐵 總碳硫含量的測定(ding) 高(gao)頻感應(ying)爐燃(ran)燒(shao)后紅外吸(xi)收法(fa)(常規方法(fa))
GB/T 20124 鋼鐵 氮含(han)量(liang)的測定(ding) 惰性氣體熔融熱(re)導法(fa)(常規(gui)方法(fa))
GB/T21835焊接(jie)鋼管尺寸(cun)及單位長度(du)重量
JB/T4730.3 承壓設備無(wu)損檢(jian)(jian)測(ce) 第3部分∶超聲檢(jian)(jian)測(ce)
JB/T 4730.5 承(cheng)壓設(she)備無損檢(jian)(jian)測 第5部(bu)分∶滲透檢(jian)(jian)測
JB/T 7902 無損檢(jian)測 射(she)線(xian)照相檢(jian)測用線(xian)型像質(zhi)計
三、分(fen)類及代(dai)號(hao)
3.1 不銹鋼管按產品制造方式分為兩類,類別和代號為∶
a. 焊(han)接狀態(tai)∶H;b. 熱處(chu)理狀態(tai)∶T。
3.2 下列代號適用于本部(bu)分(fen)
D∶外(wai)(wai)(wai)徑(jing)(如(ru)未特別指明公(gong)稱外(wai)(wai)(wai)徑(jing)或計算外(wai)(wai)(wai)徑(jing),即為公(gong)稱外(wai)(wai)(wai)徑(jing)或計算外(wai)(wai)(wai)徑(jing))。
S∶壁(bi)厚(如未特別指明(ming)公(gong)稱壁(bi)厚或(huo)計算壁(bi)厚,即(ji)為公(gong)稱壁(bi)厚或(huo)計算壁(bi)厚)。
四、訂貨內容
按本標準訂購不(bu)銹(xiu)鋼管的合同或訂單應包括下列內容∶
a. 標準(zhun)編號
b. 產品名稱
c. 核安(an)全等級
d. 鋼的(de)牌號
e. 尺寸(cun)規格(外徑×壁厚,單位為毫米);
f. 訂購(gou)的(de)數量(總重(zhong)量或總長(chang)度(du))
g. 交貨狀態;
h. 特殊要求(qiu)。
五、尺寸、外形、重量及允(yun)許偏差
5.1 外(wai)徑和壁(bi)厚
5.1.1 不銹鋼管的尺寸規格范圍為外徑(D)不大于1219mm,壁厚(S)不大于50mm,其尺寸規格應符合GB/T21835的規定。
根據需方要求,經供(gong)(gong)需雙方協商,可(ke)供(gong)(gong)應GB/T21835規定以外尺寸規格的鋼管。
5.1.2 不銹鋼管外徑和壁厚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1的規定。
5.2 不(bu)圓度(du)
根據需方要求,經(jing)供需雙方協商,并(bing)在合同中注明,鋼管(guan)的不圓度應不超(chao)過外徑允(yun)許公(gong)差。
5.3 長度
5.3.1 通(tong)常長度
鋼(gang)管(guan)的通常長度為4000mm~12000mm。
5.3.2 定尺(chi)(chi)長(chang)度和(he)倍尺(chi)(chi)長(chang)度
根據需方要求,經供需雙方協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供應定尺長度或倍尺長度的不銹鋼管。鋼管的定尺長度允許偏差為~3°mm。每個倍尺長度應留出切口余量5mm~10mm。
5.4 彎曲度
不(bu)銹(xiu)鋼管的彎曲度應不大于1.5mm/m,全長彎曲度應不大于鋼管總長度的0.10%。
5.5 端頭外(wai)形
不銹鋼管兩端端面應與鋼管軸線垂直,切口毛刺應予清除。
5.6 交貨重(zhong)量
不銹鋼管應按理論重量交貨,經供需雙方協商亦可按實際重量交貨。鋼管每米的理論重量按式(1)計算∶
六、技術要求
6.1 鋼的牌號和(he)化學成分
6.1.1 鋼(gang)的牌號(hao)和化學成(cheng)分(熔煉分析(xi))應符合表2的規定。
6.1.2 不銹鋼管應進行成品化學成分分析。核安全2、3級鋼管的成品化學成分應符合表2的規定;非核安全級鋼管的成品化學成分允許偏差應符合GB/T222的規定。
6.2 制(zhi)造(zao)方法
6.2.1 制造大綱
不銹鋼管制造前,制造廠應制定制造大綱,其內容應包括制造前的焊接工藝評定及制造過程中按先后順序的各個制造和檢驗工序。
6.2.2 鋼的冶煉(lian)方法
鋼應采用電(dian)弧爐冶煉加爐外精煉或電(dian)渣重熔(rong)法制(zhi)造。
根(gen)據(ju)需(xu)方(fang)要求,經(jing)供需(xu)雙方(fang)協商(shang),并在合(he)同中注明,可采(cai)用其(qi)他更高要求的冶(ye)煉方(fang)法。
6.2.3 鋼(gang)管(guan)的制造方法
6.2.3.1 不銹鋼管應采用添加填充金屬或不添加填充金屬的自動電弧焊方法制造。
6.2.3.2 當不銹鋼管制造過程中添加了填充金屬材料時,其填充金屬材料的合金成分應不低于母材。
6.2.3.3 經供需雙方協商,并在合同中注明,不銹鋼管可以環焊縫對接或雙縱縫拼接。
6.3 交貨狀態(tai)
6.3.1 不銹鋼管應以固溶熱處理狀態交貨。固溶熱處理溫度為1050℃~1150℃。
6.3.2 不銹鋼管應經酸洗、鈍化之后交貨。凡經整體磨、鏜或光亮熱處理的鋼管可不經酸洗交貨。
6.3.3 經(jing)(jing)供需雙方協商,并(bing)在合同中(zhong)注明,制造(zao)鋼管(guan)的鋼板(ban)已經(jing)(jing)過固(gu)溶熱處理,鋼管(guan)可以不經(jing)(jing)熱處理而(er)以焊接狀態交貨,但應(ying)在鋼管(guan)上(shang)作出標志(zhi)"H"。
6.4 力學性能
6.4.1 拉伸(shen)試驗(yan)
6.4.1.1 母材的(de)室溫拉伸試驗(yan)
母材的室溫縱向拉伸性能應符合表3的規定。對于非核安全級的不銹鋼管,可以母材的室溫橫向拉伸試驗代替縱向拉伸試驗,橫向拉伸性能應符合表3的規定。
6.4.1.2 焊縫的室(shi)溫橫向拉(la)伸試驗
外徑不小于168mm的不銹鋼管應進行焊縫的室溫橫向拉伸試驗,焊縫的抗拉強度應不小于表3中規定的母材的抗拉強度。
6.4.2 沖擊試(shi)驗
壁厚不小于12mm,且母材室溫拉伸斷后伸長率小于45%的核安全2、3級不銹鋼管應進行沖擊試驗。沖擊試驗應分別在母材、焊縫和熱影響區各取1組3個試樣進行試驗。3個試樣的沖擊吸收能量平均值應符合表3的規定,單個試樣的沖擊吸收能量可以小于表3的規定值但應不小于規定值的70%.
6.5 工藝性能
6.5.1 壓扁試驗
外徑不大于219.1mm的不銹(xiu)鋼管應進行壓扁試驗。外徑不大于50mm的不銹(xiu)鋼管取環狀壓扁試樣;外徑大于50mm但不大于219.1mm的不銹鋼管取C形壓扁試樣。試驗時,焊縫應位于受力方向90°的位置,經熱處理的不銹鋼管,試樣應壓至兩平板間距離為鋼管外徑的1/3處;未經熱處理的鋼管,試樣應壓至兩平板間距離為鋼管外徑的2/3處。壓扁后,試樣不允許出現裂縫或裂口。
6.5.2 焊縫(feng)橫向彎曲(qu)試驗
6.5.2.1 外徑大于219.1mm的不銹鋼管應做焊縫橫向彎曲試驗。彎曲試樣應從鋼管或焊接試板上截取,焊接試板應與鋼管同一牌號、同一爐號、同一厚度、同一熱處理制度以及同一焊接工藝。對于壁厚不大于20mm的不銹鋼管,應取一組彎曲試驗,彎曲試驗應包括一個面彎試驗、一個背彎試驗(鋼管外焊縫和內焊縫分別處于最大彎曲表面);對于壁厚大于20mm的不(bu)銹鋼管,應取兩個全厚度側彎試驗。
6.5.2.2 彎曲(qu)試驗時(shi),彎芯(xin)直徑為試樣厚度(du)的3倍,彎曲(qu)角度(du)為180°。彎曲(qu)后試樣焊縫(feng)區域不允許出現裂縫(feng)或裂口(kou)。
6.6 晶間(jian)腐蝕試驗
不銹鋼管應做晶間腐蝕試驗。試驗后試樣不允許出現晶間腐蝕傾向,試驗方法見附錄A。
6.7 液(ye)壓試驗
不銹(xiu)鋼管應逐根進行液壓試驗。試驗壓力按式(2)計算,最大試驗壓力為20MPa,穩壓時間應不少于15s。在試驗壓力下,不銹鋼管不允許出現滲漏現象。
p=2SR/D 式中(zhong) ………………………………(2)
p————試驗壓力,單位(wei)為兆帕(MPa);
S————鋼管的公稱壁厚,單(dan)位為(wei)毫米(mm);
D————鋼管(guan)的(de)公稱外徑,單位為毫(hao)米(mm);
R ————允許(xu)應力,單位(wei)為兆帕(MPa),核(he)安全2、3級鋼管按(an)表3所(suo)規定(ding)的Rma最小值的70%,非核(he)安全級鋼管按(an)表3所(suo)規定(ding)的R最小值的50%。最小值的50%。
對非核安(an)全級鋼管,經需(xu)方同意,供方可用渦(wo)流探(tan)傷(shang)代(dai)替液(ye)壓(ya)試驗(yan)。渦(wo)流探(tan)傷(shang)時,對比樣管人工(gong)缺(que)陷應(ying)符合GB/T7735中驗(yan)收等級A的規定(ding)。
液壓試(shi)驗的水質要(yao)求由供需雙(shuang)方協商并在(zai)合同中(zhong)注(zhu)明。
6.8 無損檢(jian)驗
6.8.1 射線檢測(ce)
6.8.1.1 核安(an)全2、3級鋼管(guan)應對焊縫(feng)全長進行100%的射(she)線檢測(ce)。射(she)線檢測(ce)的方(fang)法應符合附錄B的規定,射(she)線檢測(ce)方(fang)法的其余要求應符合GB/T3323的規定。
根(gen)據需(xu)方要求(qiu),經供需(xu)雙方協商,并在(zai)合同中注(zhu)明(ming),可采(cai)用(yong)其他射(she)線檢測方法和/或驗收要求(qiu)。
6.8.1.2 根據需(xu)方(fang)(fang)要求,經供(gong)需(xu)雙方(fang)(fang)協(xie)商,并在(zai)合同(tong)中注(zhu)明(ming),非(fei)核(he)安全(quan)級鋼管可按照GB/T 3323進行焊縫射線(xian)檢(jian)測,檢(jian)測比例由供(gong)需(xu)雙方(fang)(fang)協(xie)商并在(zai)合同(tong)中注(zhu)明(ming)。
6.8.2 滲透檢測
核(he)安全2、3級(ji)鋼管的焊縫外表面應按JB/T4730.5進行液體滲透檢驗(yan),滲透檢驗(yan)時,尺(chi)寸超(chao)過2mm的缺(que)陷(xian)應予記錄;凡呈(cheng)現(xian)下(xia)述顯示的缺(que)陷(xian)都應標明位置(zhi),并進行清除∶
a. 線性缺陷顯示
b. 尺寸超過(guo)4mm的非線性(xing)缺陷顯示;
c. 3個(ge)或3個(ge)以上排列成行,且邊緣間距小于3mm的缺陷顯示;
d. 在100cm2的(de)(de)矩(ju)(ju)形面積(ji)上,累計有8個或8個以(yi)上的(de)(de)密集缺陷顯示(shi)(shi),該矩(ju)(ju)形長邊不大于20cm,且(qie)取自缺陷顯示(shi)(shi)評定最不利(li)的(de)(de)部位。
6.8.3 超聲檢測(ce)
對于(yu)壁(bi)厚(hou)不小于(yu)6mm的核安全2、3級鋼管(guan)(guan),其所(suo)用鋼板或鋼管(guan)(guan)管(guan)(guan)體(隙(xi)焊縫外)應按照JB/T 4730.3進行(xing)超聲(sheng)檢測(ce),驗收要求不低(di)于(yu)質量(liang)等(deng)級2級。
根據需(xu)方(fang)要(yao)求(qiu),經供需(xu)雙方(fang)協商,并在合同中注明(ming),也可(ke)采用其他(ta)超聲檢測的方(fang)法和(he)/或驗(yan)收要(yao)求(qiu)。
6.9 表面質量
6.9.1 不銹鋼管的內外表面應光滑,不允許存在分層、裂紋、折疊、重皮、扭曲、過酸洗、殘留氧化皮以及其他妨礙使用的缺陷。這些缺陷應完全清除,清除深度應不超過壁厚的負偏差,其清理處實際壁厚應不小于壁厚所允許的最小值。
6.9.2 核安(an)全2、3級鋼管表面質量還應符合以下要求∶
a. 采用(yong)對比樣(yang)塊或樣(yang)管測(ce)量鋼管表(biao)面(mian)粗(cu)糙(cao)度Ra,被檢表(biao)面(mian)應(ying)干燥、清潔,無油污、油脂和涂層,表(biao)面(mian)粗(cu)糙(cao)度Ra應(ying)不(bu)大于12.5μm.
b. 不銹鋼管內焊縫對口錯邊應不超過壁厚的10%,且最大為2.0mm;
c. 不允許存在劃傷、麻(ma)點、凹坑、塌(ta)陷、收縮溝、咬(yao)邊、蜂窩狀缺陷、局部隆起和夾渣;
d. 表面缺(que)陷修磨處或(huo)對表面質量(liang)有疑問時,制造(zao)廠應進行液體(ti)滲(shen)透(tou)檢驗(yan),液體(ti)滲(shen)透(tou)檢驗(yan)應符(fu)合6.8.2的規(gui)定。
6.9.3 焊縫(feng)缺陷允(yun)許修補(bu)(bu),但修補(bu)(bu)后應(ying)重新進行(xing)(xing)液壓試驗,熱(re)(re)處(chu)理(li)狀(zhuang)態交(jiao)貨的(de)鋼管還應(ying)重新進行(xing)(xing)熱(re)(re)處(chu)理(li)。對于核安全2、3級鋼管,修補(bu)(bu)后還應(ying)按照6.8.2進行(xing)(xing)液體滲透檢驗,但同一部位(wei)的(de)補(bu)(bu)焊次(ci)數(shu)應(ying)不(bu)超過2次(ci)。
6.9.4 不銹鋼管內外焊縫的余高應符合以下規定∶
a. 壁厚不大于8mm的鋼管,焊縫(feng)余高(gao)應不超(chao)(chao)過(guo)10%S+0.5mm;壁厚大于8mm的鋼管,焊縫(feng)余高(gao)應不超(chao)(chao)過(guo)S/6 .
b. 超過規定(ding)的(de)焊縫(feng)余高應打磨到上述規定(ding)的(de)范圍之內。
6.10 特殊要求
根據需(xu)方要(yao)求,經(jing)供需(xu)雙方協議(yi),并在合同中注明,可增加下列(lie)檢驗項目(mu)∶
a. 高(gao)溫(wen)拉伸試驗(yan);
b. 奧(ao)氏(shi)體晶粒度檢驗;
c. 鋼管表面(mian)清潔度檢查。
七、試(shi)驗方法
7.1 不銹鋼管的尺寸和外形應采用符合精度要求的量具逐根測量。
7.2 不銹鋼管的內外表面應在充分照明條件下逐根目視檢查。
7.3 不銹鋼管其他檢驗項目的取樣數量、取樣方法和試驗方法應符合表4的規定。
八、檢驗規則
8.1 檢查和驗(yan)收(shou)
不銹(xiu)鋼管的檢查和驗收由供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進行。
8.2 組批規則(ze)
不銹(xiu)鋼管按批進行檢查和驗收。每批應由同一牌號、同一爐號、同一規格、同一焊接工藝和同一熱處理制度(爐次)的鋼管組成。每批鋼管的數量應不超過如下規定∶
a. 外徑不(bu)大于57mm,400根
b. 外徑大于57mm但不大于219.1mm,200根;
c. 外徑大于219.1mm,100根。
8.3 取樣數(shu)量
每批不(bu)銹鋼管各項檢驗的取樣數量應符合表4的規定。
8.4 復驗(yan)與判定(ding)規則
不銹鋼管的復驗與判定規則應符合GB/T2102的規定。
8.5 重新熱處理
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不合格的不銹鋼管,可進行重新熱處理。重新熱處理后的鋼管應以新的批提交驗收。重新熱處理只允許一次。
九、清(qing)潔、包裝、標志和(he)質量證(zheng)明文件
9.1 不(bu)銹鋼管包裝前應使用無油、干燥、清潔的壓縮空氣或其他適宜的方法對鋼管內外表面進行清潔處理。鋼管兩端管口應采用塑料管帽、塑料布、麻袋布或其他合適的方法和材料進行封堵。
不銹(xiu)鋼管包裝的其他規定應符合GB/T2102的規定。
9.2 不銹鋼管的標志應符合GB/T2102的規定。
9.3 制(zhi)造廠應(ying)(ying)在每一項檢(jian)驗后建立以下相(xiang)應(ying)(ying)的質量報告,并將報告提(ti)供給需(xu)方∶
a. 鋼的(de)冶煉方法,鋼的(de)化學成(cheng)分熔(rong)煉分析和成(cheng)品(pin)分析報(bao)告(gao);
b. 鋼板或鋼帶的制造方法報告;
c. 熱(re)處理記錄及分析(xi)報告;
d. 力學(xue)和工藝性能試樣報告(gao);
e. 晶間腐(fu)蝕(shi)試(shi)驗報告(gao);
f. 表(biao)面質(zhi)量目視檢(jian)查(cha)報告
g. 無損檢驗(yan)報告
h. 液壓試驗報(bao)告(gao);
i. 其他(ta)規定檢驗(yan)(yan)項目的(de)檢驗(yan)(yan)報(bao)告。這些報(bao)告中還應包括(kuo)以下內容∶
—— 熔煉爐號和鋼管(guan)批(pi)號;
—— 制造廠識別(bie)標志;
—— 訂貨單號(合同號);
—— 如有(you)必要,檢查(cha)機構的名(ming)稱;
—— 各種試驗和(he)復驗的結果,及與其(qi)相對照(zhao)的規定值。
附 錄 A (規范性附錄)晶間腐蝕試(shi)驗方(fang)法
A.1 不銹鋼管的晶間腐蝕試驗應符合GB/T4334—2008中方法E的規定。
A.2 根據需(xu)(xu)方(fang)要求,經供需(xu)(xu)雙方(fang)協(xie)商,并在合同中(zhong)注(zhu)明,核安全2、3級鋼管的(de)晶(jing)間腐(fu)蝕試(shi)驗可采(cai)用A.3 或A.4中(zhong)規定的(de)方(fang)法之一。
A.3 晶間腐蝕試驗應(ying)符(fu)合以下規定,其余要求(qiu)應(ying)符(fu)合GB/T4334—2008方法E的規定∶
a. 不(bu)銹鋼管直徑不小于38mm時,試樣應為一段長度25mm的整管段;鋼管直徑大于38mm時,應在25mm長的整管段上截取75mm的圓弧。
b. 超低碳(C≤0.035%)和穩(wen)定(ding)化的鋼種,試樣的敏(min)化處理在675℃保溫1h。
c. 腐蝕試(shi)驗時,同一容器里可以(yi)試(shi)驗3個試(shi)樣(yang)(yang),并使試(shi)樣(yang)(yang)表面積與溶液的比例至少保持8mL/cm2。
d. 整管段(duan)壓扁試驗的兩(liang)平板間距離(li)應符合6.5.1的規定(ding)。
A.4 晶間腐蝕試驗應符合(he)以下規(gui)(gui)定(ding),其余要求應符合(he)GB/T4334—2008方法(fa)E的規(gui)(gui)定(ding)∶
a. 不銹鋼管直徑不大于30mm時,試樣應為一段長度30mm的整管段。不銹鋼管直徑大于30mm時,試樣應為縱向試樣,其寬度為10mm;當壁厚不大于4mm,試樣的厚度為原壁厚,當壁厚大于4mm時,保留受檢表面,從另一面加工到4mm厚度。
b. 不含鉬的(de)超低(di)(di)碳(tan)(C≤0.035%)鋼種和以(yi)鈦鈮(ni)穩定化(hua)(hua)的(de)鋼種,試樣(yang)的(de)墩化(hua)(hua)溫(wen)度(du)為700℃;含鉬的(de)超低(di)(di)碳(tan)(C≤0.035%)鋼種,試樣(yang)的(de)敏化(hua)(hua)溫(wen)度(du)為725℃。加熱時間不超過(guo)5min,保溫(wen)30min,在爐內以(yi)每小時60℃±5℃的(de)速率緩慢冷(leng)卻(que)到500℃,然(ran)后(hou)在空氣中(zhong)冷(leng)卻(que)。其他(ta)鋼種,試樣(yang)的(de)敏化(hua)(hua)處理溫(wen)度(du)為650℃,保溫(wen)10min,然(ran)后(hou)浸入(ru)水中(zhong)冷(leng)卻(que)。
c. 腐蝕試驗用溶液配方∶10%硫酸(H2SO4)+10%結晶硫酸銅(tong)(CuSO4·5H2O)+80%蒸餾水(shui)。
d. 每塊試樣完全浸泡在一個(ge)單獨的(de)裝有銅屑和不少于250mL溶(rong)劑的(de)燒(shao)瓶中,沸(fei)騰腐(fu)蝕24h。
e. 腐蝕試(shi)(shi)(shi)驗(yan)后,試(shi)(shi)(shi)樣(yang)圍(wei)繞(rao)芯棒緩(huan)慢彎曲90°,芯棒直徑不大于(yu)腐蝕試(shi)(shi)(shi)驗(yan)前試(shi)(shi)(shi)樣(yang)厚度的(de)2倍(bei);整管段試(shi)(shi)(shi)樣(yang)進行壓扁試(shi)(shi)(shi)驗(yan),壓扁間距(ju)等于(yu)管壁厚度的(de)4倍(bei)。
附 錄 B (規范性附錄)射線(xian)檢測的(de)補充要求
B.1 檢驗方法的(de)鑒定(ding)————參考底片
當首次應(ying)用(yong)一個檢(jian)測(ce)程序(xu)時,參(can)考底片(pian)應(ying)按(an)照制(zhi)(zhi)造商制(zhi)(zhi)定的(de)檢(jian)測(ce)文件進行拍攝(she),以檢(jian)查所采(cai)用(yong)的(de)方(fang)法使底片(pian)的(de)質量(liang)得到保證。
當下列(lie)參數中的(de)一項(xiang)或(huo)多項(xiang)發(fa)生改變時,檢(jian)測文件應進行修改∶a. 射線源(yuan)類(lei)型;b. 曝光方(fang)式、 c. 膠片類(lei)型;d. 增感屏或(huo)濾光板型號;e. 膠片處理(li)方(fang)法。
若檢測文件進行了重大修(xiu)改,則應拍(pai)攝一套新的(de)參考底片。
這些底片應單獨拍攝或(huo)從一系(xi)列合格底片中選(xuan)取(qu)(qu);若為后者,應從生產批量(liang)中選(xuan)取(qu)(qu)具有代表性的工(gong)件或(huo)第一個工(gong)件的底片。
第(di)1種情況,即(ji)參考(kao)底(di)片(pian)(pian)為單(dan)獨拍攝(she),則此(ci)底(di)片(pian)(pian)應(ying)由制造商保存,以便生(sheng)產該批量工(gong)件時(shi)可索取使用。
第2種情況,即參考底(di)片(pian)為從一系列合(he)格(ge)底(di)片(pian)中(zhong)選取,則此底(di)片(pian)應由制(zhi)造商(shang)保存,并可索取使用(yong),直至轉交給客戶(若有(you)轉讓計劃)。然后,用(yong)生產批量中(zhong)一個(ge)工件的合(he)格(ge)底(di)片(pian)建立一組新的參考底(di)片(pian)。依此類推,
在(zai)以(yi)上(shang)兩(liang)種情(qing)況(kuang)下,在(zai)底(di)片(pian)(pian)上(shang)用“JZ”來表(biao)示基(ji)準(zhun)底(di)片(pian)(pian)的標志。當(dang)以(yi)產品(pin)底(di)片(pian)(pian)《第二種情(qing)況(kuang))作為基(ji)準(zhun)底(di)片(pian)(pian)時應在(zai)報告中注(zhu)明。
B.2 膠片
膠(jiao)片應與(yu)金屬增感屏配合(he)使用。膠(jiao)片按梯(ti)度(du)(G)、顆粒(li)度(du)(gD和梯(ti)度(du)/噪聲比(G/c。)分為6類,見表B.1。
膠(jiao)片制(zhi)(zhi)造商(shang)應保證交付的(de)(de)膠(jiao)片與規定的(de)(de)要求(qiu)相(xiang)符(fu)合,并提供膠(jiao)片保存和(he)使用(yong)所需的(de)(de)所有(you)技術資(zi)料,不(bu)允許使用(yong)超(chao)過制(zhi)(zhi)造商(shang)說明的(de)(de)使用(yong)期(qi)限的(de)(de)膠(jiao)片。膠(jiao)片使用(yong)前,應按照(zhao)制(zhi)(zhi)造商(shang)要求(qiu)的(de)(de)溫(wen)度(du)和(he)溫(wen)度(du)予(yu)以保存。
灰霧度是指(zhi)未經(jing)曝光直(zhi)接顯影(ying)、定影(ying)處理過(guo)的(de)膠(jiao)片總黑(hei)度。膠(jiao)片的(de)灰霧度應不超過(guo)0.3。用(yong)加速器和Ir192Y射線透照(zhao)∶使用(yong)1~3型(xing)膠(jiao)片。用(yong)X射線透照(zhao)∶1~4型(xing)膠(jiao)片均可使用(yong)。
B.3 增感屏(ping)
采用金屬(shu)鉛箔增感屏(ping)(ping),增感屏(ping)(ping)表面(mian)應極為光(guang)潔,不帶皺紋,無(wu)任何劃痕。前屏(ping)(ping)厚度(du)(du)在0.05mm~0.15mm之間;中屏(ping)(ping)厚度(du)(du)在2×0.05mm~2×0.10mm之間;后(hou)屏(ping)(ping)厚度(du)(du)在0.05mm~0.20mm之間。
B.4 像質計(IQD)
按JB/T7902選用(yong)金屬(shu)絲(si)像質計。
像質計應具備下列(lie)標記∶標準編(bian)號JB/T7902,材料編(bian)號FE,線(xian)徑編(bian)號W10/W16、W6/W12。不同厚度在射線(xian)底片上須顯示(shi)的(de)最小(xiao)線(xian)徑與(yu)相應的(de)線(xian)徑編(bian)號見表B.2。
B.5 濾光片
使用(yong)鉛制濾(lv)光片(pian),放置(zhi)被檢(jian)件和(he)暗合之間,濾(lv)光片(pian)的厚度為0.5mm、1mm、1.5mm或2mm。0.5mm~1.5mm厚度的濾(lv)光片(pian)在其一(yi)個角(jiao)上鉆(zhan)一(yi)個直徑為3mm的孔(kong)作為識別標識。2mm厚的濾(lv)光片(pian)在一(yi)個角(jiao)上鉆(zhan)兩個直徑為3mm的孔(kong)作為識別標識。
X射線(xian)不大于400kV,不要求使用(yong)濾光片。
B.6 遮(zhe)擋板
遮擋板由一層或多層鉛(qian)板組成,它緊帖于暗盒背后,其(qi)厚度至少為(wei)2mm,在其(qi)一個角(jiao)上鉆兩個直徑(jing)為(wei)5mm的(de)孔。
為檢查背(bei)(bei)(bei)散(san)射遮擋(dang)效果,應(ying)在遮擋(dang)板背(bei)(bei)(bei)面貼附一個(ge)“B”鉛字標記(高13mm,厚度1.6mm)若(ruo)在底片的(de)黑色背(bei)(bei)(bei)影上出現B的(de)較淡影像,就說(shuo)明背(bei)(bei)(bei)散(san)射防護不(bu)良,應(ying)予(yu)重照(zhao)。但若(ruo)較淡背(bei)(bei)(bei)影上出現B的(de)較黑的(de)影像,則不(bu)作為底片質(zhi)量判廢的(de)依(yi)據。
B.7 底片標識(shi)
射線照相膠(jiao)片應(ying)(ying)用顯現(xian)在被檢(jian)區域以(yi)外的數字和字母來標識,如果(guo)采用發光標記通常應(ying)(ying)在膠(jiao)片曝光前施加上去。
膠片(pian)(pian)標(biao)(biao)識(shi)(shi)應(ying)使底片(pian)(pian)標(biao)(biao)識(shi)(shi)和被檢區域相對應(ying),位置標(biao)(biao)記(ji)應(ying)采(cai)用鉛制標(biao)(biao)記(ji),置于坡口距離(li)至(zhi)少5mm 處。底片(pian)(pian)標(biao)(biao)識(shi)(shi)不應(ying)妨礙被檢區域的評定(ding)。
B.8 黑度計
黑(hei)度計用來測定底(di)片上的黑(hei)度,其讀數(shu)精度為±0.1。
應對黑(hei)度計進行周期校(xiao)(xiao)核(he),至少六個月校(xiao)(xiao)核(he)一(yi)次(在達到熱穩定后,采用黑(hei)度參考底(di)片進行校(xiao)(xiao)核(he))。
B.9 黑度參考底片
黑(hei)度參考(kao)底片(第二標準底片)應(ying)每年校對一次(ci)。
B.10 觀(guan)片燈
觀(guan)片燈用(yong)來(lai)觀(guan)察底片(單片或(huo)雙片觀(guan)察),它應(ying)有能觀(guan)察底片最大(da)(da)黑度(du)為(wei)4.5的(de)最大(da)(da)亮(liang)度(du)且觀(guan)察的(de)漫射光亮(liang)度(du)可調。對不(bu)需要觀(guan)察或(huo)透光量過強(qiang)的(de)部分(fen),應(ying)采用(yong)適(shi)當的(de)遮(zhe)光板(ban)以屏(ping)蔽強(qiang)光。
B.11 幾何不清(qing)晰(xi)度
幾何不清晰度按式(B.1)計算。
U = d·a / P-a ………………………………(B.1)
式(shi)中
U————幾何不清晰度,單位為毫米(mi)(mm);
d————射(she)線源有效焦(jiao)點尺寸,單位(wei)為(wei)毫米(mm);
a——被檢區射(she)線人(ren)射(she)表面至膠片距離,單位為毫米(mm);
F————射線(xian)源至膠片距(ju)離,即焦距(ju),單位為毫(hao)米(mm)。
射(she)線(xian)源的尺寸(高度和直徑(jing))和X射(she)線(xian)機、加速器的焦點尺寸,應由射(she)線(xian)源或X射(she)線(xian)機、加速器的供(gong)貨(huo)商(shang)提供(gong)。
采用(yong)400kV以下X射(she)線或Ir192Y射(she)線照(zhao)射(she)時幾何(he)不(bu)清(qing)晰(xi)度數值不(bu)超過0.3mm;采用(yong)加速器照(zhao)射(she)時幾何(he)不(bu)清(qing)晰(xi)度數值不(bu)超過1mm。
B.12 底(di)片黑度
應用黑(hei)度計(ji)測量底片黑(hei)度,選擇的曝(pu)光條件應使底片有(you)效評定(ding)區域內的黑(hei)度滿足下(xia)列規(gui)定(ding)∶
a. 對于雙片(pian)(pian)(pian)評定,黑度(du)應(ying)大于2.7,且應(ying)與觀片(pian)(pian)(pian)燈(deng)的(de)亮度(du)相(xiang)匹配,并不超(chao)過4.5。當(dang)雙片(pian)(pian)(pian)被檢區某些部分(fen)的(de)底片(pian)(pian)(pian)黑度(du)大于4.5時,可采用單(dan)片(pian)(pian)(pian)觀察,對于單(dan)片(pian)(pian)(pian)被檢區兩張底片(pian)(pian)(pian)都應(ying)進行評定;
b. 對于(yu)(yu)單片(pian)評定,當允許(xu)采用單片(pian)評定時,黑度應大于(yu)(yu)或等(deng)于(yu)(yu)2,而(er)且應與觀片(pian)燈(deng)亮度相(xiang)匹配,應不(bu)超(chao)過4.5
c. 當采用雙片評定(ding)時(shi),在(zai)限(xian)定(ding)的黑度(du)區域,對每(mei)張底片相同點測量的黑度(du)差(cha)應不(bu)大于0.5。
B.13 射線照相膠片處理質量的(de)檢測(ce)
此檢測(ce)的(de)目的(de)是確(que)保對膠片(pian)(pian)(pian)所進行的(de)處(chu)理可使底(di)(di)片(pian)(pian)(pian)在今(jin)后(hou)得到最佳(jia)保存(cun)。底(di)(di)片(pian)(pian)(pian)的(de)保存(cun)壽(shou)命直接與(yu)硫(liu)(liu)代硫(liu)(liu)酸(suan)(suan)根離子(zi)的(de)含量有關。當硫(liu)(liu)代硫(liu)(liu)酸(suan)(suan)根離子(zi)的(de)濃度低(di)于0.050g/m2時(shi),通常能(neng)保證底(di)(di)片(pian)(pian)(pian)具有較長的(de)保存(cun)壽(shou)命。
將經(jing)過(guo)處理的(de)(de)未(wei)使用過(guo)的(de)(de)膠片(pian)用膠片(pian)推薦商推薦的(de)(de)溶液進行(xing)化學蝕刻(ke),然(ran)后將所(suo)得到的(de)(de)圖像(xiang)與代表各種濃(nong)度的(de)(de)典型圖像(xiang)在日光(guang)下進行(xing)肉眼對比(bi),據此評定硫代硫酸(suan)根離子(zi)的(de)(de)含量。上述(shu)試驗應在膠片(pian)處理后1周內完成。
產品(pin)底(di)(di)片的沖洗條(tiao)件發生改變,應重(zhong)新(xin)(xin)進行底(di)(di)片碗代(dai)硫酸根(gen)離(li)子(zi)的含量的測(ce)定。若(ruo)檢測(ce)發現硫代(dai)硫酸根(gen)離(li)子(zi)的濃度大于0.050g/m2時,應采(cai)取(qu)以下行動∶ 停止顯影并采(cai)取(qu)糾正措(cuo)施;重(zhong)新(xin)(xin)處理(li)參(can)考底(di)(di)片(定影+沖洗);重(zhong)新(xin)(xin)檢測(ce)參(can)考底(di)(di)片;重(zhong)新(xin)(xin)處理(li)所有缺(que)陷底(di)(di)片。
B.14 驗收標準
B.14.1 核安全2級焊接(jie)接(jie)頭
出現(xian)下列(lie)情況(kuang),應拒收(shou)∶
a. 任何(he)裂紋、未(wei)熔合、蜂窩狀缺(que)陷、未(wei)焊(han)透或咬邊(bian);
b. 任何長度大于(yu)6mm和(he)e/3的(de)較(jiao)小值的(de)單個氣孔;
c. 在12e或(huo)(huo)150mm兩值中較小者的(de)長度上(shang),任何(he)長度大于(yu)(yu)(yu)e的(de)密(mi)集氣孔或(huo)(huo)線(xian)性氣孔;如果兩個氣孔間距小于(yu)(yu)(yu)其中較大氣孔直徑(jing)的(de)6倍(bei),則視為屬于(yu)(yu)(yu)同(tong)一密(mi)集氣孔或(huo)(huo)線(xian)性氣孔;
d. 任(ren)何最(zui)大(da)尺寸L大(da)于(yu)或等于(yu)表B.3給定值的任(ren)何單個夾渣;
e. 在12e長度上(shang),任(ren)何長度大于(yu)e的一(yi)組夾渣(zha)(zha);如果兩個夾渣(zha)(zha)間距(ju)小(xiao)于(yu)其中較(jiao)大夾渣(zha)(zha)長度的6倍(bei),則認為它們屬(shu)于(yu)同一(yi)組夾渣(zha)(zha)。
B.14.2 核安全(quan)3級(ji)焊接接頭
出現下列情況,應(ying)拒收∶
a. 任何裂紋、未(wei)熔合(he)、蜂窩狀缺陷(xian)、未(wei)焊(han)透或咬邊(bian);
b. 任何長度大于6mm和e/3的較小值的氣(qi)孔(kong);
c. 在12g或150mm 兩(liang)(liang)值中較(jiao)小(xiao)者的長度上,任何(he)長度大(da)于(yu)e的密(mi)(mi)集氣孔(kong)或線(xian)(xian)性(xing)氣孔(kong)。如果兩(liang)(liang)個氣孔(kong)間距小(xiao)于(yu)其中較(jiao)大(da)氣孔(kong)直徑(jing)的6倍(bei),則視為屬于(yu)同一密(mi)(mi)集氣孔(kong)或線(xian)(xian)性(xing)氣孔(kong);
d. 任何(he)最(zui)大(da)尺寸L大(da)于(yu)或(huo)等(deng)于(yu)表B.4給定值的任何(he)單(dan)個夾渣;
e. 在12e長度(du)上,任何長度(du)大于2e的一(yi)(yi)組夾渣(zha)(zha);如果兩個(ge)夾渣(zha)(zha)間距小(xiao)于其中較大夾渣(zha)(zha)長度(du)的6倍,則認(ren)為它們屬于同一(yi)(yi)組夾渣(zha)(zha)。
點擊下(xia)載
香蕉視頻app連接:GB30813-2014 核電站用奧氏體不銹鋼焊接鋼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