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適用于不銹耐酸鋼(gang)鑄件(以下簡稱鑄件)。凡在本標準中未規定者,可以在訂貨技術條件中商定。


一、鑄(zhu)件牌號及技(ji)術要求(qiu)


1.1鑄件的(de)牌(pai)號及其化學成分應符合表1的(de)規定。


1.2 鑄件需進行(xing)熱處理(li),如訂貨(huo)技(ji)術條(tiao)件中(zhong)無規定,其規范應符合(he)表2的規定。


1.3 鑄件的機械性能一般不(bu)作為(wei)驗收項目。如有要求(qiu),可在訂貨(huo)技(ji)術條件中參照表2的要求(qiu)規定(ding)。


1.4 要求做(zuo)晶(jing)間腐蝕傾向試(shi)(shi)驗(yan)的鑄件,可在訂貨技術條件中規定(ding)。各牌號晶(jing)間腐蝕傾向的試(shi)(shi)驗(yan)方法按表3的規定(ding)選擇。


1.5 鑄件應清理(li)干凈,包括(kuo)除去冒口、澆口、飛邊、毛刺、附砂(sha)以及冷鐵(tie)等。如用火(huo)焰或電弧(hu)切割等熱(re)加工方法清理(li),則應在熱(re)處理(li)前進(jin)行。


1.6 鑄件(jian)的尺寸(cun)公差應符合圖紙的規(gui)(gui)定(ding)。未規(gui)(gui)定(ding)者,則(ze)由制造廠確定(ding)。


1.7 鑄(zhu)件(jian)的缺陷(xian)允許焊補(bu)、修復。不影響鑄(zhu)件(jian)使用要(yao)求和(he)外觀(guan)以及機加工可去掉的缺陷(xian),如雙方同(tong)意,允許存(cun)在。


1.8 鑄件缺陷焊補應(ying)符合下(xia)列規定:


(1)焊(han)補應在熱(re)處理(li)前(qian)進行(xing)。熱(re)處理(li)后焊(han)補的鑄件是否需要再熱(re)處理(li),由雙方協商確定。


(2)焊(han)(han)補之(zhi)前,應把尚需焊(han)(han)補的缺(que)陷全(quan)部清除(chu)干凈,最后(hou)需經(jing)鏟鑿(zao)、打磨或其它(ta)機加工方法露出密實金屬表面。


(3)焊(han)補用的(de)焊(han)條和工藝(yi)應(ying)按圖紙規定,否則(ze)由制造廠(chang)確定。


1.9 鑄(zhu)件(jian)具有下列缺(que)陷之一者,不(bu)允許焊補:


(1)有(you)蜂窩狀氣孔者。


(2)成品試壓(ya)滲漏且焊(han)補(bu)后無(wu)法(fa)保(bao)證質(zhi)量(liang)者(zhe)。


(3)圖紙規(gui)定不(bu)允許焊補的缺陷。


1.10 要求打磨、酸洗(xi)及(ji)無(wu)損(sun)檢驗的鑄件,可(ke)在(zai)訂貨(huo)技術條件中規(gui)定。其工藝和方法由雙方協商確定。



二、驗收(shou)規(gui)則(ze)和(he)試驗方(fang)法


2.1 鑄件必(bi)須進行下列各項檢驗:


(1)化學成(cheng)分。


(2)外觀質(zhi)量、幾何形狀及尺寸。


(3)訂貨技術條件中規定的(de)其它驗收項目。


2.2 化學成(cheng)分檢驗


(1)每一熔次均需檢驗。兩爐或多爐鋼(gang)水倒入同一鋼(gang)包進行澆注者,可作為一個熔次。


(2)化學成分分析的成品試樣(yang)(yang),以鋼包中(zhong)取(qu)樣(yang)(yang)為準。也允許在鑄件上取(qu)樣(yang)(yang)。


(3)化(hua)學成分分析(xi)仲裁方法(fa)按GB223-63《鋼鐵(tie)化(hua)學分析(xi)標準(zhun)方法(fa)》進行。


2.3 機(ji)械性能(neng)檢驗


(1)當訂(ding)貨技術(shu)條件(jian)中規定(ding)做機械(xie)性能檢驗時,則每批鑄(zhu)件(jian)均應進行檢驗,每批鑄(zhu)件(jian)是指經過同一(yi)熱處(chu)理爐次(ci)的同一(yi)熔(rong)次(ci)。


(2)檢驗用的試樣毛坯應與鑄(zhu)件同爐澆(jiao)出。也(ye)(ye)允許在鑄(zhu)件上(shang)取樣,取樣部位(wei)及(ji)性能要求(qiu)由(you)雙方協商確(que)定。試樣形狀、尺寸及(ji)切取位(wei)置(zhi)按圖(tu)1或(huo)圖(tu)2制作,也(ye)(ye)可參照GB979-67《碳素鋼鑄(zhu)件分類及(ji)技術條件》的圖(tu)樣選用。


(3)檢驗用(yong)的(de)試樣應始終(zhong)與其代表的(de)鑄(zhu)件在(zai)同(tong)一熱(re)(re)處理爐內(nei)進行熱(re)(re)處理。


(4)每批(pi)鑄件采用(yong)兩(liang)個(ge)抗拉試樣(yang)、兩(liang)個(ge)沖擊試樣(yang)分別按(an)GB228-76《金(jin)屬(shu)拉力試驗(yan)方法(fa)》、GB229-63《金(jin)屬(shu)常溫沖擊韌性試驗(yan)方法(fa)》及GB231-64《金(jin)屬(shu)硬度測定法(fa)》進行。


2.4 晶間腐(fu)蝕傾向檢驗


當訂貨技術條件中規定要做晶間腐蝕(shi)傾向檢驗時,按(an)GB1223-75《不銹耐酸鋼晶間腐蝕(shi)傾向試驗方法》進行。


2.5 晶間腐蝕(shi)傾向(xiang)和機(ji)械性能等試(shi)驗項目如有(you)不合格(ge)者,允許用(yong)相同狀態(tai)的(de)試(shi)樣(yang)加倍重(zhong)做。若(ruo)再(zai)不合格(ge)者,則可將(jiang)該批(pi)鑄件連同備用(yong)試(shi)樣(yang)重(zhong)新進行熱處理,然后按新鑄件要求再(zai)進行各項檢(jian)驗。



三、標志(zhi)


3.1 凡重量超過15公斤的鑄(zhu)件,在非加工面上應鑄(zhu)出或(huo)標明工廠標記、鑄(zhu)件牌號(hao)或(huo)其代(dai)號(hao)。


3.2 每(mei)批鑄(zhu)件應附有符(fu)合本標準的證明書。證明書應包括:


(1)制造(zao)廠(chang)名稱(cheng);


(2)圖(tu)號及(ji)名稱;


(3)牌(pai)號(hao)及(ji)熔煉爐(lu)號(hao);


(4)化(hua)學成分合格證;


(5)熱處理規范;


(6)本(ben)標(biao)準號(hao);


(7)訂貨技(ji)術條件中規定的其(qi)它驗收項目的檢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