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1951年左右生產不銹鋼以來,其產量逐年增長(見表1-1-1))。尤其是80年代,不銹鋼生產的增長速度明顯提高。1985年全國生產不(bu)銹(xiu)鋼達27.25萬噸,已接近英國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不銹鋼生產國家之一。據統計,從1960年至1985年間,西方國家中不銹鋼產量增長速度最快的是日本,提高8.84倍(見表1-1-2)。我國同期增長18.2倍。如按1988年我國不銹鋼錠33.9萬和鋼材21.3萬噸(dun)同1960年相比(見表1-1-1),增長倍數依次為22.6倍和30.4倍。


1.jpg


  50年代,日本和西歐各國相仿,年產量僅十幾萬噸。可以說,初期不銹鋼生產是以美國為主。經60年代以來,日本不銹鋼產量從70年代開始已躍居世界首位(1984年僅出口就達82.1萬),不銹鋼在總鋼產量中的比例由1959年的1.08%上升到1984年的2.53%。


  西方主(zhu)要產鋼(gang)國(guo)(guo)家平均由1959年(nian)(nian)的(de)0.63%增長到(dao)1984年(nian)(nian)的(de)1.1%。我(wo)國(guo)(guo)1970年(nian)(nian)為(wei)0.42%,1985年(nian)(nian)達0.58%。目(mu)前我(wo)國(guo)(guo)不(bu)銹鋼(gang)占總鋼(gang)產量(liang)(liang)的(de)比例雖(sui)不(bu)高,但(dan)大體適應國(guo)(guo)內經(jing)濟發展(zhan)現狀。而且不(bu)銹鋼(gang)的(de)增長速度超(chao)過(guo)普通鋼(gang)的(de)增長速度。我(wo)國(guo)(guo)不(bu)銹鋼(gang)生(sheng)產設備和技(ji)術力(li)量(liang)(liang)的(de)潛力(li)還相當大,有待(dai)進(jin)一步發揮(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