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火(huo)狀態(tai)(normalized condition)


  鋼材出廠前經正火熱處理,這種交貨狀態稱正火狀態。由于正火加熱溫度(亞共析鋼為Ac3+30~50~50℃,過共析鋼為Accm+30~50℃)比熱軋終止溫度控制嚴格,因而鋼材的組織、性能均勻。與退火狀態的鋼材相比,由于正火冷卻速度較快,鋼的組織中珠光體數量增多,珠光體層片及鋼的晶粒細化,因而有較高的綜合力學性能,并有利于改善低碳鋼的魏氏組織和過共析鋼的滲碳體網狀,可為成品的進一步熱處理做好組織準備。碳素結構鋼、合金結構鋼鋼材常采用正火狀態交貨。某些低合金高強度鋼如14MnMoVBRE、14CrMnMoVB鋼為了獲得貝氏體組織,也要求正火狀態交貨。


2. 退火狀態(annealed condition)


  為(wei)降低鋼的(de)硬(ying)(ying)度(du)和提高塑(su)性,便于加工(gong),或者(zhe)為(wei)消(xiao)除冷卻與焊接時產生的(de)硬(ying)(ying)脆性與內應(ying)力,可將鋼材(cai)加熱到800~900℃,經過(guo)保溫后(hou)緩慢冷卻,可達到使用的(de)要求。如白口(kou)鐵在900~1100℃退(tui)火,可降低硬(ying)(ying)脆性,得(de)到可鍛(duan)性。


  鋼材出廠前經(jing)退火(huo)熱處理,這種交貨(huo)狀態(tai)稱退火(huo)狀態(tai)。退火(huo)的目的主(zhu)要是為了消(xiao)除(chu)和(he)改善前道工(gong)序遺留的組(zu)織(zhi)缺陷和(he)內(nei)應力,并為后道工(gong)序做好組(zu)織(zhi)和(he)性(xing)能上的準備(bei)。


  合金結構鋼、保證淬透性合金鋼、冷鐓鋼、軸承鋼、工具鋼、汽輪機葉片用鋼,鐵素體型不銹(xiu)耐熱鋼的鋼材常用退火狀態交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