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gang)穩定化處(chu)理是穩定組織,消(xiao)除殘余應力,以使工件形(xing)狀和尺(chi)寸保持在規定范圍(wei)內的任何一種熱處(chu)理工藝(yi)。主(zhu)要運用在:
①. 為使(shi)(shi)工(gong)件(jian)在長期服役的(de)條(tiao)件(jian)下(xia)形(xing)狀和尺寸變化能夠保持在規定(ding)范圍內的(de)熱處理。對于預應力鋼材,穩(wen)定(ding)化處理的(de)作用是將鋼絲(si)中的(de)大部(bu)分殘(can)余應力消除,使(shi)(shi)絞線結構穩(wen)定(ding),切斷(duan)時(shi)不(bu)松散,彈性極(ji)限提(ti)高,在長期保持張力下(xia)服役時(shi)應力損失(松弛)較低。
②. 含鈦或含鈮的奧氏體(ti)不(bu)銹鋼(gang)的一種提高抗晶間腐(fu)蝕能力的熱處理方法。在奧氏體不銹(xiu)鋼冶煉時加入數倍于含碳量的鈦或鈮元素,可在形成Cr23C6之前優先形成鈦或鈮的碳化物,這些碳化物幾乎不固溶于奧氏體中。在焊接從高溫冷卻時,即使經過易析出Cr23C6的敏化溫度區間(850~450℃)時也不會沿晶界大量析出Cr23C6,從而大大提高了抗晶間腐蝕的能力。為了使鋼達到最大的穩定度,還應作穩定化處理,即將構件加熱至900℃使Cr23C6充分溶解到奧氏體中,而此時讓鈦和鈮充分形成非常穩定的碳化鈦和碳化鈮。然后在空氣中冷卻,即使經過敏化溫度時,也無Cr23C6在晶界析出。經穩定化處理后的奧氏體不銹鋼便大大降低了晶間腐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