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視頻app連接:不銹鋼化學著色配方 11 (見表8-9)的(de)說(shuo)明
本(ben)配方(fang)由大(da)連理工大(da)學(xue)(xue)劉(liu)愛華、徐中耀、李有年和(he)大(da)連輕工學(xue)(xue)校鄭興華共同提出(chu)。
1. 時間與顏(yan)色的關系(xi)
在(zai)本配方的范圍內(nei),不同時間獲(huo)得的顏(yan)色為:16~20min 褐色、20~24min 藍色 、28~32min 黃色 、32min 紫色 。
2. 影響開始出現(xian)顏色(se)的工藝因素(su)
其主次順序為時間→溶液(ye)溫度(du)→硫酸含(han)量(liang)→鉻酐含(han)量(liang)。
3. 影響出現顏色總數的工藝因素
其主次順序為(wei)硫酸→鉻酐→溫度→時間。
4. 不(bu)顯色的情況
時間少(shao)于12min,溫度(du)低于75℃,鉻(ge)酐(gan)濃度(du)低于200g/L,硫酸濃度(du)少(shao)于450g/L,不顯(xian)色。
5. 硫酸的影響
硫酸濃(nong)度(du)為530g/L時出色快,濃(nong)度(du)為490g/L時出現的顏色種類較多。
6. 電解(jie)固膜(mo)處(chu)理工藝實驗(yan)
①. 工藝(yi)因(yin)素(su)的影響
主次順序是電流→鉻酐→硫酸→時(shi)間(jian)。
②. 較佳工藝
鉻酐(gan)210g/L,硫酸20g/L,電流密度7.2A/d㎡,時間6min,溫度40℃。
7. 封閉(二次硬(ying)化)
工藝為硅酸鹽1%,其(qi)余(yu)為水,溫度90℃,浸漬(zi)時間(jian)5min。
8. 粗糙度(du)值(Ra)的變化
著色(se)(se)(se)前粗糙(cao)(cao)度(du)平均值為(wei)1.2μm,著色(se)(se)(se)后為(wei)1.12μm,粗糙(cao)(cao)度(du)略小(xiao);著色(se)(se)(se)前粗糙(cao)(cao)度(du)為(wei)1.01μm,固(gu)膜處理后為(wei)1.17μm,粗糙(cao)(cao)度(du)略有提(ti)高。著色(se)(se)(se)前粗糙(cao)(cao)度(du)為(wei)1.33μm,封(feng)(feng)閉后為(wei)1.13μm,粗糙(cao)(cao)度(du)小(xiao)得多。封(feng)(feng)閉對(dui)改善粗糙(cao)(cao)度(du)非常有利。
9. 耐磨損實驗
在往復實驗裝置上進行,摩擦件為塑料橡皮,正壓力為 0.625kgf/cm (1kgf/cm2=98.067kPa),固(gu)膜(mo)處(chu)理后耐磨(mo)損提(ti)高(gao)(gao)7~11倍,封閉后比(bi)固(gu)膜(mo)處(chu)理又提(ti)高(gao)(gao)近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