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國防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保障國民經濟穩定快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96年我國粗鋼產量達1.0002億噸(dun)(未包含港澳臺數據),躍居世界第一產鋼大國,2010年達到6.3億噸(當年世界鋼產量為14.1億噸)。近年我國的鋼產量增長趨緩,主要任務是研發高技術水平品種,淘汰落后產能。目前,我國大型鋼鐵企業和一些技術先進的鋼鐵企業的噸鋼綜合能耗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2017年我國粗鋼產量達到8.317億噸(當年世界鋼產量為16.912億噸)。
近年(nian)來,我國鋼(gang)鐵工業在大型化和現(xian)代化方面有了(le)(le)很大的(de)進展(zhan),許(xu)多企(qi)業優化了(le)(le)工藝流程,建立了(le)(le)高效率、低成(cheng)本的(de)潔(jie)凈鋼(gang)生(sheng)產(chan)體系(xi),提(ti)高了(le)(le)鋼(gang)的(de)冶(ye)金質量(liang)。此外,控(kong)制軋制和控(kong)制冷卻技(ji)(ji)術已廣泛應用(yong),以(yi)強化冷卻技(ji)(ji)術為特(te)征的(de)新一代控(kong)冷技(ji)(ji)術有了(le)(le)較(jiao)快的(de)發(fa)展(zhan)和應用(yong)。我國近年(nian)興(xing)建的(de)中厚鋼(gang)板廠(chang)已引進和自主開發(fa)了(le)(le)一些(xie)具有國際(ji)先進水平的(de)軋后控(kong)冷系(xi)統,可以(yi)生(sheng)產(chan)出(chu)高強度并具有良(liang)好韌性(xing)的(de)中厚鋼(gang)板,提(ti)高了(le)(le)眾(zhong)多品(pin)種(zhong)的(de)低合(he)(he)金鋼(gang)和微合(he)(he)金鋼(gang)的(de)使用(yong)性(xing)能,提(ti)高了(le)(le)產(chan)品(pin)的(de)規格(ge)。
建筑、機械、汽車等領域是推動鋼材需求的主要部門。為節約資源,國家積極引導和促進高效鋼材的應用,提倡在建筑領域使用400MPa及以上高強螺紋鋼取代335MPa螺紋鋼。在新修訂的國家標準中,取消了335MPa級的螺紋鋼牌號。2007年我國成立了汽車輕量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努力發展高強汽車用鋼以實現商用汽車減重300kg的目標。2006~2017年,我國陸續制定了《汽車用高強度熱連軋鋼板及鋼帶》系列國家標準,包括7個部分;還制定了《汽車用高強度冷連軋鋼板及鋼帶》系列國家標準,包括11個部分,其中包括雙相鋼(gang)、相變誘導塑性鋼、復相鋼、液壓成形用鋼、淬火配分鋼、馬氏體鋼、孿晶誘導塑性鋼等,并已成功開發出1200MPa、1500MPa高強鋼,為汽車輕量化提供了支持。
機(ji)械(xie)、汽(qi)車(che)、航空工業(ye)的(de)(de)發展(zhan)促進了(le)機(ji)械(xie)制造用鋼(gang)(包括彈簧(huang)鋼(gang)和軸承鋼(gang))的(de)(de)發展(zhan)。新修訂的(de)(de)國家標準中,對這類(lei)鋼(gang)的(de)(de)硫、磷和其他雜質元素的(de)(de)含量(liang)有了(le)更(geng)為嚴(yan)格的(de)(de)要(yao)求(qiu),對低倍組織和非金(jin)屬夾(jia)雜物的(de)(de)要(yao)求(qiu)也更(geng)為嚴(yan)格。為滿足航空發動機(ji)、直升機(ji)等高技術領域的(de)(de)需求(qiu),國內外開發出高性能的(de)(de)軸承齒輪鋼(gang)。用這些鋼(gang)制成(cheng)的(de)(de)零部件(jian),有更(geng)好的(de)(de)耐(nai)磨性、韌性,以及更(geng)長(chang)的(de)(de)機(ji)械(xie)疲勞(lao)和接觸(chu)疲勞(lao)壽命,因此,具(ju)有更(geng)高的(de)(de)使(shi)用壽命和安全性。
模(mo)具鋼(gang)是工具鋼(gang)中的一種(zhong)。由于(yu)用(yong)模(mo)具生產零件(jian)具有材料利用(yong)率高、制品尺寸精度高等優點,能極大(da)地提高生產率,在工具鋼(gang)中,模(mo)具鋼(gang)產量(liang)的比(bi)例日益增(zeng)加。
因此,最近在修(xiu)訂(ding)國(guo)家標(biao)準《合金工具(ju)(ju)鋼》(GB/T 1299-2000)時,將其名稱更改為《工模具(ju)(ju)鋼》(GB/T 1299-2014),新納入的模具(ju)(ju)鋼牌號有46個。
為節約戰略資源鎳,國內外加速了現代鐵素體不銹鋼的研究和發展,開發出一些新的鐵素體不(bu)銹鋼和超級鐵素體不銹鋼。我國高鉻鐵素體不銹鋼產量份額(包括高鉻馬氏(shi)體(ti)不銹鋼)在20世紀80年代僅占我國不銹鋼產量的10%左右,近年已接近20%。
耐熱鋼主要應用于大型火電機組和內燃機。在新修訂的這種鋼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中,都加嚴了對成分、組織和質量的控制,并引進了國內外一些使用性能良好的鋼種。高溫合金的發展不僅推動了航空航天發動機等國防尖端武器裝備的技術進步,而且促進了交通運輸、能源動力等國民經濟相關產業的技術發展。金屬材料領域中許多基礎概念、新技術、新工藝都曾率先在高溫合金研究領域中出現。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國在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研究方面的步伐明顯加快,需要對高溫合金發展的新進展作一簡單評述,主要包括:成分設計方法,組織結構等的定量表征,以及變形、強化與損傷過程的研究。
《鋼的(de)成分、組織與性(xing)能》一(yi)書的(de)上(shang)、下冊(ce)于2013年(nian)出(chu)版,距今已5年(nian)有余(yu)。在此期間,我國(guo)鋼鐵的(de)生產(chan)技術不斷進步(bu),產(chan)品質量和性(xing)能持續(xu)提升,開發出(chu)一(yi)些高技術產(chan)品,更新(xin)了大部分國(guo)家標準并(bing)制定出(chu)一(yi)些新(xin)的(de)標準。因此有必(bi)要對原(yuan)書進行(xing)修(xiu)訂,再版發行(xing)。
在《鋼(gang)(gang)的成分、組織與性能》第二版中(zhong)更新了(le)58個與鋼(gang)(gang)種有關(guan)的國家(jia)標(biao)準或(huo)行(xing)業(ye)(ye)標(biao)準,還列(lie)入了(le)27個新制定的與鋼(gang)(gang)種有關(guan)的國家(jia)標(biao)準或(huo)行(xing)業(ye)(ye)標(biao)準。
為(wei)便于讀(du)者查(cha)閱,本書(shu)由原來的(de)(de)上、下冊,更改為(wei)第(di)(di)(di)二版(ban)的(de)(de)六個分(fen)(fen)冊。其中,第(di)(di)(di)一(yi)分(fen)(fen)冊:合(he)金鋼(gang)基礎,包(bao)括原書(shu)的(de)(de)第(di)(di)(di)1章(zhang)至第(di)(di)(di)4章(zhang),第(di)(di)(di)二分(fen)(fen)冊:非(fei)合(he)金鋼(gang)、低合(he)金鋼(gang)和微合(he)金鋼(gang),以原書(shu)的(de)(de)第(di)(di)(di)5章(zhang)為(wei)主(zhu)干(gan),第(di)(di)(di)三(san)分(fen)(fen)冊:合(he)金結(jie)構鋼(gang),包(bao)括原書(shu)的(de)(de)第(di)(di)(di)6章(zhang)和第(di)(di)(di)7章(zhang),第(di)(di)(di)四(si)分(fen)(fen)冊:工模具(ju)鋼(gang),以原書(shu)的(de)(de)第(di)(di)(di)8章(zhang)為(wei)主(zhu)干(gan),第(di)(di)(di)五分(fen)(fen)冊:不銹鋼(gang),以原書(shu)的(de)(de)第(di)(di)(di)9章(zhang)為(wei)主(zhu)干(gan),第(di)(di)(di)六分(fen)(fen)冊:耐熱鋼(gang)與高溫合(he)金,以原書(shu)的(de)(de)第(di)(di)(di)10章(zhang)為(wei)主(zhu)干(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