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合金耐熱(re)鋼(gang)的焊接特點如下:


1. 淬硬(ying)傾向


  中合金耐熱鋼普遍(bian)具有較高的淬硬傾向,在鉻為5%~10%的鋼中,如碳高于0.10%,其在等溫熱處理狀態下的組織均為馬氏體(ti)。


  馬氏體的硬度則取決于鋼中的碳含量和奧氏體化溫度。降低碳含量可使奧氏體化溫度變化對硬度的影響減小。當低于0.05%時,其最高硬度可降低到350HV以下,即不會導致焊接冷裂紋的形成。但對耐熱鋼十分重要的是,過低的碳含量將使鋼的蠕變強度急劇下降。為保證耐熱鋼的高溫蠕變強度,又兼顧焊接性,中合金耐熱鋼的一般控制在0.10%~0.20%的范圍內。在這種情況下,接頭熱影響區的組織均為馬氏體組織。其硬度一方面取決于母材的實際碳含量和合金成分,另一方面亦取決于焊接和焊后熱處理的溫度參數和冷卻條件。


2. 焊(han)接溫度參數


  焊接溫度參數對中合金耐熱鋼焊接成敗起著關鍵的作用。對于壁厚在10mm以上的焊件,為防止冷裂紋和高硬度區的形成,200~300℃的預熱是必要的。當中合金耐熱鋼的碳在0.1%~0.2%范圍內時,可將預熱溫度控制在ms點以下,使一部分奧氏體在焊接過程中轉變為馬氏體。由于焊接層間溫度始終保持在230℃以上,因此不會形成裂紋。焊接結束后將工件冷卻到100~125℃,使部分未轉變的殘留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接著立即將焊件作720~780℃溫度范圍內的回火處理。如合金耐熱鋼的低于0.1%,則可在焊件焊接結束后,將焊件緩慢冷卻至室溫,使接頭各區完全轉變成馬氏體,接著立即進行750℃的回火處理。


  焊后的(de)(de)回(hui)火(huo)溫(wen)(wen)度(du)和(he)保溫(wen)(wen)時間對中(zhong)合金(jin)耐(nai)熱鋼接頭的(de)(de)力學(xue)性(xing)能,特(te)別是(shi)對韌(ren)性(xing)有較大(da)的(de)(de)影響。一般的(de)(de)規(gui)律是(shi),回(hui)火(huo)的(de)(de)溫(wen)(wen)度(du)越高、保溫(wen)(wen)時間越長,低(di)(di)溫(wen)(wen)缺(que)口沖擊韌(ren)度(du)就越高。但過高的(de)(de)回(hui)火(huo)溫(wen)(wen)度(du)對接頭的(de)(de)抗拉強(qiang)度(du)不(bu)利。當回(hui)火(huo)溫(wen)(wen)度(du)從700℃提高到775℃,屈服強(qiang)度(du)和(he)抗拉強(qiang)度(du)降低(di)(di)200~250MPa.回(hui)火(huo)參數的(de)(de)選擇應兼顧強(qiang)度(du)和(he)韌(ren)性(xing)。